欢迎光临中国新闻资讯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穿江破岩!广州地铁两新线再添隧道贯通

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李露莉 通讯员梁锐俊 张晨牧 这两条交汇于大学城南站的在建地铁线路日前迎来新进展——七号线二期和十二号线再添隧道贯通。据了解,前者将从现有一期的大学城南站,向北延伸约22公里至黄埔区,从而使番禺区和黄埔区连接起来,增强城市南部与东部组团之间的联系。后者建成后将大大有利于南沙和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城市中心区。

近日,肩负着七号线二期洪圣沙至裕丰围区间(以下简称“洪裕区间”)右线隧道掘进的“敬业号”盾构机成功进入裕丰围站盾构接收钢套筒内,标志着该区间顺利完成下穿珠江任务,实现双线贯通。此外,十二号线大学城南至大学城北区间(以下简称“大大区间”)3号风井至大学城北区间左线盾构隧道也顺利贯通。


“敬业号”盾构机穿越珠江航拍照片。


3号风井至大学城北区间左线盾构隧道贯通。

善用“组合拳”攻克下穿珠江难题

七号线二期洪裕区间左线隧道长1660.17 米,右线隧道长1676.40米,隧道覆土最深为27.1米。区间掘进过程中需穿越860米珠江水域,并在珠江主航道下部穿越约120米宽狮子洋断裂带,隧道涉水距离长,断裂带存在透水风险,施工风险较大。同时南北两岸临近码头,周边环境复杂,进一步加大了下穿珠江难度及风险。

针对盾构穿越段地质差、地面环境复杂、施工风险大等特点,广州地铁和中铁一局的地铁建设者们打出了一套“组合拳”。一方面,为了顺利完成穿江任务,建设者们加强过江段水上地质详勘及补勘工作,每隔30米设置一个勘查断面,并在地质变化区段进行补勘,准确探明穿越段地质情况,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。此外,建设者们还租赁江面巡查船,在盾构掘进期间进行江面巡视,实时反馈江面情况,并优化调整盾构掘进参数,保证盾构掘进的安全平稳。另一方面,针对地层特点选取了破岩能力及耐磨性能强的扁齿合金滚刀刀具,最大限度提升隧道掘进工效。为了避免地层扰动,采用同步AB液双液注浆,配置高分子聚合物等应急物资,提升浆液填充效果,确保隧道成型质量。


洪裕区间盾构吊装。


洪裕区间盾构井航拍图。

巧用“信息化” 化解复杂地质困局

十二号线大大区间从大学城北站由北向南敷设,与既有地铁四号线平行布置,全长约1912米,区间设3号中间风井一座。区间隧道施工时,盾构机先由3号中间风井向北掘进至大学城北站南端接收吊出后,再由3号中间风井向南掘进至大学城南站北侧接收。此次贯通的3号风井至大学城北区间左线隧道全长1389米,区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,穿越长距离硬岩段和上软下硬岩层段,硬岩段岩层抗压强度可达100兆帕,上软下硬岩层段地层软硬不均,容易造成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。地层的多重变化,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大挑战。

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平稳可控,广州地铁和中交四航局的地铁建设者们对盾构机进行改良,采用加强型复合式刀盘,并在刀盘内增加了磨损检测传感器,还采取加强螺旋传送机耐磨设计、配置双卸料闸门、预留泥浆泵接口等一系列措施,让盾构机可以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实现动力足、耐磨损、灵活度高的目标。为了有效规避掘进风险,本次掘进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,对现场安全、质量、进度、风险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,根据实时监测情况进行盾构掘进参数调整,严控盾构掘进姿态,避免地质灾害等情况的发生。

截至目前,七号线二期(大学城南-水西北):土建累计完成79%。11座车站中,6座已封顶并开始机电施工,5座进行土建施工;11个区间中,8个已贯通;3个及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。

十二号线(浔峰岗-大学城南):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7%。25座车站中,8座主体结构封顶,16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,1座进行前期准备;24个区间中,3个区间贯通,13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,其余8个进行施工前准备。槎头车辆段及出入段线、大学城南停车场及出入场线进行土建施工,大学城南停车场开始进行轨道和机电施工。

(注: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,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。)



七号线二期全长约22公里,采用地下方式敷设,它起于现有一期的大学城南站,然后向北延伸至黄埔区,设有深井、长洲、洪圣沙、裕丰围、大沙东、姬堂、加庄、科丰路、萝岗、水西、水西北等11座车站(除已运营车站外,其余站名均为工程暂定名)。其中有换乘站7座。



十二号线始于浔峰岗站,终于大学城南站,呈西北-东南走向,换乘站有15座,建成后将大大有利于南沙和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城市中心区。

图片:广州地铁供图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中国新闻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4 by 中国新闻资讯网 zz.scxin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